首页>>残联资讯>>创作园地

从残疾人教育事业看十九大以来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信息来源: 作者: 时间:2020-06-29 浏览:

    我是一名残疾人工作者,同时我的妻子也是一名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身边也有亲人朋友是残疾人,切身的经历使我一直就有一个梦想——让普天下的残疾孩子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让普天下的残疾人都能过上美好的生活。每次赏月的时候,我总在想:这由缺而圆的月亮,不正象征了每一位残疾人的成长吗?这越升越高的月亮,不正象征了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吗?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特殊教育,尤其是残疾人教育虽然起源很早,在周代就以其辉煌的成就走在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前列。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帝到1911年清朝的灭亡,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有的帝王为了得到民心,巩固自身的统治,采取了一些抚恤与救济措施,但是,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能系统地接受教育的残疾人多生于官宦富豪之家,而一般平民百姓是望尘莫及的。清朝政府在1902年颁布的《钦定小学章程》中明确规定:凡资兴太低,难期进益者;困于疾病者都应退出学堂。在第二年发布的《奏定初等小学章程》中仍然规定:“学龄儿童,如有疯癫痼疾,或五官不具不能就学者,本乡村绅董可奏明地方官,经其察实,准免其就学。”由此可见,封建社会是把残疾儿童的教育排除在外的。特殊教育业和其他学科一样,进入封建社会之后,却没能得到应有的发展。无论是学科的独立性、科学性,还是特殊教育的立法与发展都渐渐地和同时代的西方世界拉开了差距。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回顾新中国60年的历程,残疾人教育事业是发展最快的事业之一。建国初期,我国的残疾人教育事业非常薄弱,偌大的中国特教学校只有41所。1953年,中国盲人福利会成立,标志着新中国残疾人教育事业拉开了序幕。正如董必武同志视察北京聋哑学校时所题:“使聋能听哑能言,造化无端自惹烦。科学神奇天可补,不平社会要推翻。”1988年3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成立,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颁布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步入了以“平等·参与”为宗旨,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福利、环境、法制建设全面发展的良好时期。特别是中国参与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签署,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最新成果,标志着中国残疾人事业已经与世界接轨。到21世纪,我国特教学校增至1800余所,是新中国成立前的40多倍。全国残疾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的2642万,初中文化程度的1248万,高中文化程度的406万;大学之门也开始为残疾青年敞开,国家开办了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山东滨州医学院医学二系、天津理工学院聋人机电专业,普通高校也开始录取残疾学生。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亲身体验了残疾人成长中的酸、甜、苦、辣,亲眼见证了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残疾人事业作了明确安排和部署,要求“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办好特殊教育”,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团结带领广大残疾人听党话、跟党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残疾人的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和格外关爱。坚持党对残疾人事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落实到残疾人工作中,坚持以残疾人为中心,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残疾人事业,坚持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坚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推进残疾人事业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建设优秀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承担起新时代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新使命。残疾人的教育水平,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素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明进步程度。我们的路还很长,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和残联组织成立三十周年,此时也是月亮最圆的时候。当普天下的华夏子孙共同赏月的时候,寄托的一定是对祖国、对民族、对人类最亮最圆的梦想……

附件下载: